身穿大衣,头戴礼帽:总理在日内瓦昂首阔步,走出了大国风范
1954年,瑞士日内瓦。春寒料峭,城市灰色的街道间偶尔有行人快步走过。那天街头,却有个身影引人注目。大衣笔挺,礼帽压得很低,鞋音在石板上脆生生地响。周恩来,他踏着午后的斑斓光影,带领代表团一行人走出车门,刚一出现,现场几乎安静。日内瓦会议,就这么拉开序幕,这真
1954年,瑞士日内瓦。春寒料峭,城市灰色的街道间偶尔有行人快步走过。那天街头,却有个身影引人注目。大衣笔挺,礼帽压得很低,鞋音在石板上脆生生地响。周恩来,他踏着午后的斑斓光影,带领代表团一行人走出车门,刚一出现,现场几乎安静。日内瓦会议,就这么拉开序幕,这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还不稳固,此时的中国非常需要和海外国家建立“友情交际”。在党中央的决议下,毛泽东决定前往苏联参加斯大林70岁大寿的庆祝活动,并借此和苏联商讨一些必要的条约和协定。
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书刊都曾谈到高岗向斯大林提供关于中国共产党内矛盾和反苏情况的情报,说中共党内有一个以刘少奇为首的亲美派;甚至说高岗要让苏军进驻青岛、山东半岛;要把东北划给苏联,成为其第17个加盟共和国,等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毛主席在延安时,曾向他的秘书师哲谈论过书法艺术。他问师哲学的是哪一家字帖?师哲回答说是欧体(唐代欧阳询)。毛主席却说,欧体字间架结构太规矩了。并认为,字要写得活泼,要生龙活虎。